临沂财经网
资讯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奔跑”的马拉松经济正成为促消费“利器”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感觉全国都在跑马拉松,很多跑友都说腿不够用了。”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栢飞(化名)今年参加了十余场马拉松与越野赛。沉寂近三年的线下马拉松赛事,今年迅速回暖。据《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显示,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共备案133场路跑赛事,其中全马赛事61场,半马及其他项目72场。

  密集的马拉松赛事不仅彰显了全民健身高涨的热情,运动装备、品牌赛事等户外运动产业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拉动区域消费中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角色。

今年的日照马拉松参赛规模比前几年都有所增加,是日照马拉松七年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

  从专业比赛到全民健身

  1981年9月27日,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大型国际马拉松赛。

  当时的这场赛事只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选手报名参加,但在比赛当天,首都近百万群众热情洋溢地观看比赛,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兴。在《跑者世界》总编辑、体育评论员张路平看来,这项被不少人称为“国马”的赛事对于马拉松在中国的逐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8年,北京马拉松正式向社会开放。在那届马拉松上,主办方还增设了半程马拉松、10公里跑和迷你马拉松的赛事,这些项目的出现意味着马拉松不再是一项只有精英运动员可以参加的赛事。

  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体育产业成为了新宠。从那时候开始,包括马拉松在内的中国路跑产业迎来了“井喷”——赛事数量从2014年的51场逐年激增,到了2019年,光是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就有1828场,增长超35倍。

  与赛事一同井喷的,还是跑步参与者的数量。2019年全年,马拉松赛事累计参赛人数突破了700万,马拉松的跑道上,变得越来越拥挤。

  2011年,北京马拉松用了6天时间,才报满了3万个参赛名额。短短几年之后,赛事组织方需要以摇号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参赛资格。2019年,北京马拉松共吸引了超过16万人报名,最终的中签率不足20%。甚至连一些三线城市的马拉松,都被跑者抢到“一签难求”。栢飞的跑友连续5年报名参加北京马拉松,都未曾中签。

  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由曦向海报新闻记者表示,马拉松作为一项长远的运动项目,对于全民健身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次身体锻炼的机会,更是一种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鼓励和推广。通过参与马拉松运动,人们能够提高体质,增强身体素质,逐步培养身体耐力和持久力的训练习惯,从而达到全民健身的目标。

  马拉松“跑圈”经济大火

  无论是专业的马拉松选手,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多参赛者均会头戴遮阳帽、身着速干衣、腰间挂腰包、脚踩专业跑鞋。

今年10月15日,栢飞参加2023烟台马拉松比赛

  栢飞告诉海报新闻记者,这是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必需装备。盘点自己为跑步花出去的钱,栢飞算了一笔账:一双跑鞋上千元,速干衣几百块,外加护腿、能量胶等装备,以及交通住宿等费用,今年以来,他已经在马拉松赛事上花费近两万元。

  马拉松赛事快速回暖,不仅活跃了体育消费市场,更为各举办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周边消费潜力,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1971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2400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表示,在马拉松赛事促进消费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马拉松经济”不是单一链条,而是与运动装备、智能设备、健身培训以及营养健康等诸多行业紧密联系的网状产业链。各行业应该在这张大网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准确捕捉消费点,满足大众体育及相关消费需求。

  而对赛事举办地来说,随着疫情平稳转段,回归后的马拉松日益成为各地打造消费新场景的一个重要平台。全球著名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体育2020年发布的《中国马拉松人群与消费洞察报告》显示,马拉松跑者平均每人花费达1.1万元,在外地参赛的跑者一年平均花费近5000元,他们中的71%会品尝当地美食。

  “越来越多的主办城市已经意识到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体育产业专家冯一博近些年一直在从事“文体旅”融合的研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了在医疗救援、志愿服务等赛事保障上下功夫,不少办赛城市立足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优势,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赛事。

  记者注意到,2023济南(泉城)马拉松特别设置了“济马流水宴”,草包包子、把子肉、四喜丸子、老式点心、泉城素饼等种类丰富的济南老字号当家美食亮相赛道,马拉松爱好者在享受比赛的同时,还品尝到了可口的济南味道。厦门马拉松亦如此,沿线景点包括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等,让所有运动员感受鹭岛风光。

  “转播一场马拉松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景观、风土人文、保障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在转播镜头中充分向公众展示,相当于一部城市宣传片。”冯一博谈到。

  “野蛮生长”值得警惕

  在肯定市场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马拉松市场快速增长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11月19日,首届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半程马拉松和东亚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同时在港珠澳大桥举办,中国队选手谢冬生作为东亚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的冠军冲线时,冲线带突然被工作人员撤走,之后又匆忙恢复,被亚军日本选手冲线。在该事发生一月前的大连马拉松上,就在中国选手尹顺金朝着终点努力奔跑的关键时刻,一辆打着“双闪”的皮卡车突然开上赛道,径直挡在了尹顺金面前,导致尹顺金的跑步路线被阻挡。情急之下,尹顺金只能从皮卡车车尾绕过后继续奔向终点。

  针对马拉松赛事频发的乱象,10月19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中国田径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路跑赛事竞赛组织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近期,部分路跑赛事发生了竞赛组织方面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通知》要求,如遇赛事突发事件和重大情况,监管单位、赛事组委会及比赛监督需在30分钟内口头上报。

  由曦对海报新闻记者表示,未来马拉松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马拉松作为一项大众体育项目,对于城市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马拉松赛事的培养和引导,加大高质量赛事的举办力度,培养专业的组织团队,建立规范的赛事流程和管理制度。同时,还需加强对选手的培训指导,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马拉松运动,推动马拉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扎实快速地普及和兴起。

  《中国城市体育消费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体育消费规模约1.5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8万亿元。如今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产业促消费作用,中央与地方都在积极发力,让体育消费成为撬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特别提醒:临沂财经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手机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